
这里,是著名“世界稀土之乡”;
这里,是“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的发祥地;
这里,是《草原晨曲》唱响的地方;
这里,是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的发生地。
白云鄂博,内蒙古草原上一方神奇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正因其闻名世界的资源禀赋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北疆文脉中一个醒目坐标。
神奇土地 千年风雨

如今,站在白云鄂博矿区远眺,已不再是仰视山巅,而是震撼的俯视——
作业区内,两个深达数百米的巨大矿坑里,一层层如倒扣梯田似的环形面上,作业机械隆隆震响,巨大的运矿车辆穿梭不停,勾画出一幅壮观的人工神田图。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蒙古族词作家葛·娜仁托雅退休前,是白云鄂博铁矿的一名软水化验工。对矿区的生产和生活,她再熟悉不过了。
葛·娜仁托雅告诉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举世闻名的“世界稀土之乡”白云鄂博的采矿区域。大自然数亿年的孕育,在这里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铁、稀土、铌等多种元素的共生矿床。
据资料记载,白云鄂博蕴藏着占全世界已探明总储量41%的稀土矿物以及丰富的铁、铌、锰、磷、萤石等182种矿产资源、71种矿物元素。
走进矿区智能控制中心,只见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矿产资源三维建模系统、无人驾驶系统等模块运行情况,采场的安全生产状况和设备运行状态一览无余。
工作人员介绍,矿区生产实现了开采环境数字化、采掘装备智能化、生产组织精准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以及经营管理高效化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5G智能矿山新模式。
白云鄂博,历史上曾是北方少数民族驻牧的草原。先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少数民族部落在此留下足迹。
康熙三年(1664年),清王朝将艾不盖河源一带赐封给茂明安部驻牧。几年后,辅国公固穆巴特尔去世,为纪念他,茂明安部就在其境内最高的山上为其修筑起一座衣冠冢,那座山被当地人称为“神山”。
沧海桑田,荣枯更迭。耸立在茫茫北疆草原上的“神山”,默默等待着一个特殊的日子,等待着一个来自远方的年轻人,发现它的富饶与神奇。
- 大
- 中
-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