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惠企政策 > 正文 返回上一页
包头市应急管理局八项举措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包头市应急管理局 作者:包头市应急管理局 2024年04月16日 点击量:

今年以来,包头市应急管理局牢固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双招双引一优化”会议精神,强化“有解思维”,出台八项举措,努力破解制约项目审批和安全生产许可的堵点、难点问题,不断优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推动行政审批工作“规范、精简、提速”,全力打造“包你满意”的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包头、作贡献”。

一是努力推动简政放权。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市本级事项进行了认真分析研判,本着“能放尽放”的原则,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备案、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直接下放由旗县区应急管理部门实施。

二是大力精简申报材料。对现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审查等11项许可事项申报材料进行全面梳理,共减材料69件,精简率达36.5%,比全市办件材料再减10%的目标超额精简26.5%。

三是全力精减审批环节。将办理环节从6个环节(申请-综窗受理登记-流转-审(核)查-决定-办结)精简为4个环节(申请-受理-审核-办结),精简率33%,比全市办理环节再精简15%的目标超额精简18%。

四是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将准予许可决定时限,由法定45个工作日,在原压缩到7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再压缩到5个工作日;建设项目安全审查由法定20个工作日,在原压缩到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再压缩到3个工作日,时限压缩率达到88%,比全市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80%的目标,分别超额压缩9%和5%。

五是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包头市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完善“一数一源、多源校核”等数据治理机制。通过钉钉系统,对企业许可事项进行告知提醒、线上答疑,同时实现企业资料网上审核,达到减证便民、优化服务的目的,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不跑腿。

六是建立安全许可靠前服务机制。牢固树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理念,坚持审批与服务并重,围绕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特别是“两新”项目,建立提前介入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开通“绿色直通车”服务,主动与属地旗县区(工业园区)及相关部门沟通,积极对接企业需求,督促指导企业履行项目建设安评手续,定期进行跟踪调度。

七是实行容缺受理实现极简审批。在推动包头市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上,以“有解思维”为项目建设打通堵点、解决难题,采取容缺预审方式进行安全条件审查,积极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用心当好“店小二”,推动项目建设尽快落地见效。

八是创新服务方式和工作方法。开通了“周末不打烊”和上门服务“暖心办”等服务,实行周六日及节假日电话预约服务,通过调整服务时间充分满足企业办事需求,对工作日不方便办理事项的企业给予积极回应。同时通过将窗口“坐等”审批变为主动“上门服务”,有效缩短为群众办事的“最后一公里。